醫保函〔2020〕112號
于欣偉等19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設立醫療發展基金助推醫療企業升級換代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低價藥品、醫用耗材采購政策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對我國公共衛生領域重大突發事件應對能力提出了重大考驗,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嚴密部署下,通過國家統一調度、加快復工復產等方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醫療物資保障。但同時也反映出國家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存在突出短板,需從體制機制上予以解決。2018年機構改革將制定藥品、醫用耗材招標采購政策并監督實施的職能劃轉至國家醫保局。目前,我局正在總結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以及地方招采經驗,進一步深化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制度改革。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2號)指出試點目的是探索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機制和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價形成機制,降低群眾藥費負擔,規范藥品流通秩序,提高群眾用藥安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通過制度重構,使真正的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一是通過帶量采購“確保使用”,企業獲得采購量承諾,不必再為藥品進醫院而公關,大幅節約營銷成本。二是“確保回款”極大縮短了醫療機構結算藥品貨款的周期,減輕企業資金成本。三是中選產品的市場銷量迅速擴張,生產成本得到分攤,平均成本更低。總的來說,通過改革釋放了制度性成本,打開了降價空間。同時,我們也始終堅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自愿參與、自主報價、公平競爭”,政府不干預企業參加集采以及具體報價,充分尊重企業意愿,尊重市場規則。
二、關于低價藥品、醫用耗材供應保障
? (一)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結果執行超預期。“4+7”試點已滿一年,25個中選藥品實際采購量達到約定采購量的2.4倍。從執行結果來看,各地區的集采中選產品供應量充足,降價藥得到充分使用。
? (二)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為做好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衛生健康委牽頭建立國家和省兩級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商聯動機制,通過建立短缺藥品清單管理制度、建設全國短缺藥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應業務協同應用平臺、實施定點生產、協調應急生產和進口、加強供需對接和協商調劑、完善短缺藥品儲備、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健全罕見病用藥政策等各項措施,促進短缺藥品保供穩價。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9〕47號),提出將進一步提高監測應對的靈敏度和及時性、加強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使用和用藥規范管理、完善短缺藥品采購工作、加大藥品價格監管和執法力度、完善短缺藥品多層次供應體系等。
三、下一步工作
? 你們提出的重新審視和完善帶量采購政策,對生產有益人民群眾的低價藥低價醫療物資的醫藥企業采取保護政策,允許醫藥企業有一定的利潤空間等政策建議,我們將持續深入研究,不斷完善相關采購政策和藥品供應保障政策。
? (一)關于直接掛網采購政策。醫保部門將進一步完善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政策,對國家和省級短缺藥品清單中的品種允許企業自主合理定價,直接在省級藥品招標采購平臺掛網,由醫療機構自主采購。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無企業掛網或沒有列入本省份集中采購目錄的,允許醫療機構自主備案采購,通過更加靈活自主的價格調節手段,使短缺藥品盡快恢復供應。
? (二)關于藥品供應保障政策。一是建立短缺藥品使用監測和預警平臺。前期已開展相關工作基礎上,醫保局、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將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預警應對,豐富機制功能,如實施藥品停產報告制度,推動醫療機構設置急(搶)救藥等庫存警戒線等。二是保障短缺藥品及原料藥生產。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部門將研究開展第二批小品種(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認定;支持大型企業整合原輔料生產、流通配送等上下游優質資源,組建短缺藥品供應保障聯合體,逐步實現原料藥與制劑的一體化生產;篩選一批臨床急需且市場供應容易發生短缺的藥品實施常態儲備;合理規劃原料藥產業布局,組織開展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推動實現小品種原料藥集中生產供應。
? 感謝你們對醫療保障工作的關注,希望一如既往支持我們的工作。
國家醫療保障局
2020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