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召開的“第四屆醫療器械產業投資與并購CEO峰會”上,國家“十三五”期間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規劃的主要參與者、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樊瑜波教授透露,“十三五”期間國家將重點發展數字化診療設備、組織修復與可再生材料、分子診斷儀器及試劑、人工器官與生命支持設備及健康監測裝備五大類醫療器械。
“十二五”期間,我國就將醫療器械納入到新興產業的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視。2011年,科技部頒布《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被視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一個綱領性文件。近年來,有關部門也紛紛出臺相關文件、法規、規章,不僅從戰略高度重視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而且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促使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取得飛速發展,并為“十三五”期間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樊瑜波說,醫療器械產業有拉動內需,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同時它能夠帶動多學科交叉融合,帶動科技創新和制造水平發展,是我國國民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戰略指導點。“十三五”期間,國家對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將更加重視并大力支持。其中,數字化診療設備、組織修復與可再生材料、分子診斷儀器及試劑、人工器官與生命支持設備、健康監測裝備五大類醫療器械將是發展的重點。此外,高端醫學影像產品、結合3D打印的個性化治療裝備、醫用生物材料尤其是可再生的修復材料也將會在“十三五”期間迎來發展良機。
據樊瑜波介紹,在上述五大類醫療器械中,數字化診療設備將作為“十三五”期間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前不久,科技部還專門印發了《數字診療裝備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對國產數字診療裝備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及主要任務作出部署。
樊瑜波認為,“十三五”規劃的制定無疑會對國產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將會在“十三五”期間迎來大爆發。
?
(摘自中國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