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上午,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全面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新聞發布會,介紹濱州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 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江濤介紹全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有關情況
???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是將縣域內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通過建立一定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形成責任、管理、服務、利益共同體,通過以縣帶鄉、以鄉帶村、梯次幫扶,優化資源整合和下沉,讓老百姓能夠在家門口獲得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全面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提高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構建分級診療秩序的重要舉措。
???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的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健康濱州建設為總抓手,學習借鑒三明醫改經驗,“一縣一策”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構建縣鄉村一體化的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群眾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
??? 一、堅持黨政領導,強化責任協同落實
???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將縣域醫共體建設納入市委改革事項,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推動落實。市政府召開鄉村醫療高質量健康發展大會等多個會議,對縣域醫共體進行專題安排部署。聯合財政、醫保等9部門印發全面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組織各縣(市、區)分批赴深圳、菏澤成武對標學習,建立監測評價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 二是壓實工作責任。7個縣(市、區)均成立由政府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醫共體建設領導小組,建立由縣級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和醫共體成員單位參與的建設推進機制,各縣(市、區)“一縣一策”全面深化改革。沾化區獲得省級縣域醫療高質量發展項目,無棣縣率先實現醫保總額預付,惠民縣健康醫療集團統一招聘人才。
??? 三是合理組建醫共體。各縣(市、區)衛健局牽頭協調、日常推進,根據醫療機構的地理位置、覆蓋人群、交通條件、技術水平等因素,由縣級人民醫院、有條件的中醫院牽頭,分別與若干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1+X”模式組建醫共體,實行“六統一”管理。7個縣(市、區)醫共體總數由14個優化調整為11個,覆蓋85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二、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內部運行質效
??? 一是提升縣級水平。縣域醫共體全部通過國家緊密型評判標準,納入“千縣工程”的5家縣醫院全部達到國家推薦標準,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實現縣域全覆蓋,119家公立醫院全部實現信用就醫或就醫“免押金”,累計減免9.2億元、惠及150萬人次。
??? 二是健全幫扶機制。推動“人員、技術、服務、管理”四個下沉,選派優秀醫務人員到基層執診帶教,新選派業務院長4人,建成105處“名醫基層工作室”,開展“千名醫護進鄉村”活動,遴選醫護人員1000余人定點幫扶,巡回診療和義診活動服務群眾26.1萬人次。
??? 三是提高服務質量。整合建立各大管理中心,統一技術規范、人員培訓和質控標準,實施基層專病診治規范化培訓,培訓病種78個。710個村衛生室配備心電設備,逐步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
??? 三、完善服務功能,提升縣域醫療水平
??? 一是促進資源服務共享。統籌建立縣域醫學影像、心電診斷、醫學檢驗等資源共享中心,完善中心運行和結算機制,2024年開展遠程醫學影像診斷26.7萬例。全面推開中心藥房建設,承辦全國基層藥品管理現場會,在全國藥政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基層藥品管理被國家衛健委點贊為藥政的“三明模式”。
??? 二是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累計1052家村衛生室實現“五有三提升”,65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分別達到65.1%、69.7%和69.7%,基本公衛績效評價成績連續3年居全省前列,在全省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推進會上作交流發言。
??? 三是創新醫防融合服務。聚焦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以“三高六病”患者協同管理為核心,縣鄉村三級分層、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分別為13.4萬、9.7萬“三高”患者提供疾病風險評估和醫防融合一體化照護,推動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
??? 四、深化體制改革,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 一是落實政府投入保障。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支出,由縣級財政根據發展建設規劃足額安排。市、縣財政及時足額落實基本公衛、基本藥物制度補助和老年鄉醫生活補助,今年基本公衛資金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99元。
??? 二是優化編制人事管理。推行“縣管鄉用”,縣級醫院招聘時為基層預留10%的定向崗位;推進“鄉聘村用”,10名大學生鄉醫“編制在鄉、工作在村”。實施基層空編補齊計劃,推行基層衛生職稱直評直聘,高級職稱崗位占比達21%。
??? 三是完善醫保支持政策。在DIP框架內對實現“六統一”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積極推進醫保基金總額付費。無棣縣率先實行“總額預付、結余留用”,政策實行來連續3年醫保基金結余。充分發揮醫保杠桿調節作用,擴展DIP基層病組范圍,推行同城同病同價,助推分級診療。
???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是對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的系統重塑,是對衛生健康治理體系的創新,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只有進行式,沒有完成式,既需要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更需要醫保、編制、人社、財政等多部門之間協調和密切配合。下一步,市衛生健康委將充分發揮縣域醫共體在提供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一體化、連續性、全周期方面的重要作用,認識上上下統一、推廣上因地制宜、步伐上堅定不移,學習借鑒先進地區醫改經驗,逐步構建分級診療就醫格局,努力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持續增強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
??? 現場答記者問
??? 魯中晨報記者:我們了解到,今年年底前我市各縣市區將力爭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請問圍繞這個目標,市衛生健康委將采取哪些舉措?
??? 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江濤回答記者提問
??? 2025年是全面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重要一年。7個縣(市、區)作為縣域醫共體建設國家試點,今年力爭全部達到緊密型,全市基層診療量占比穩定在65%以上。圍繞“緊密型、同質化、促分工、提效能、保健康”,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
??? 一是健全協同推進機制。建立部門協作會商機制,常態化開展會商研究。壓實縣級主體責任,加強醫共體黨組織建設,推動建立醫共體黨委,健全醫共體黨委領導下的總院長負責制。完善醫共體建設推進機制,明確議事規則,理清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權責義務。
??? 二是完善落實配套政策。醫共體內全部建立人力資源、財務管理、醫保基金管理、運營管理、轉診會診服務、中心藥房,制定各管理中心職責權限,理清上下流程。推動落實醫保總額“三個雙打包”付費政策,研究總額預算確定、“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機制等內容,推動總額付費縣總數達到2個。
??? 三是擴大共享中心覆蓋。加強醫共體資源共享中心建設,在影像中心、心電中心運轉基礎上,探索完善長效利益機制,年底前醫學影像中心覆蓋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心電診斷中心逐步向一體化村衛生室擴展,醫共體內實現檢查檢驗項目互認。
??? 四是完善分級診療機制。針對縣域內主要外流病種、重點慢性病,制定縣域內防、篩、查、診、治、康一體化服務路徑,確保服務不斷檔、不重復。擴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兩處方一提示”覆蓋范圍,逐步降低慢性病人群住院率和四類慢性病過早死亡率。
??? 五是推動中心藥房發展。做好縣鄉村用藥種類銜接,提升縣域內藥品采購配送、配備使用、儲備管理和監測評估,健全完善基層機構和居民缺藥登記制度,不斷滿足群眾個性化用藥需求,年底前實現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全覆蓋,50%以上的縣(市、區)建成集中審方中心。
??? 中國山東網記者:無棣縣作為濱州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打造樣板縣,請問在推進醫共體建設方面作了哪些實踐探索?
??? 無棣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齊建安回答記者提問
??? 無棣縣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開展有基礎、有條件,2024年被確定為全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樣板縣,我們以“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為目標,探索出一條具有無棣特色的醫共體建設新路徑。
??? 一是組織架構“一盤棋”,管理運行“一體化”。率先以縣政府名義印發《無棣縣全面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創建“1126N”組織體系,制定醫共體運行、人力資源管理等10項配套制度,實現醫共體管理標準化、規范化。
??? 二是資源下沉“一條鏈”,服務能力“同質化”。在人才聯動鏈方面,持續開展“千名醫師下基層”活動,我們設立19處“名醫基層工作室”,選派3名“業務院長”、98名“名譽村醫”、130名醫護人員下沉基層。在藥品保障鏈方面,建立中心藥房,統一用藥目錄958種,實現處方前置審核縣鎮村三級全覆蓋。在質控標準鏈方面,縣醫療管理、病案質量、醫學檢驗等14個質控中心對各醫療機構開展定期檢查指導,基層檢驗質控覆蓋率達100%,全面推進醫共體管理服務同質化。
??? 三是功能定位“一張圖”,診療秩序“層級化”。縣級強專科,近三年投入6.8億元建成7個重點項目,創建市級重點專科13個,精品特色專科8個,中醫院康復科被列為省級中醫優勢專科培育項目。鎮級顯特色,運行縣域醫療分中心,建成區域特色專科6個,首家鎮級血液透析中心投入運營。村級保基本,累計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全縣172家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全部改造完成。
??? 四是醫保支付“一桿秤”,資金使用“高效化”。實行“總額預付、結余留用、超支分擔”醫保支付政策,縣鄉兩級醫保基金占比更趨合理,收支狀況穩中向好。門診和住院次均費用分別降至235元、4629元,降幅達到13%。2025年1-5月,縣域內就診率達92.1%,縣域醫療收入穩步增長。
??? 五是信息支撐“一張網”,醫療服務“智能化”。累計投資3200萬元打造醫共體智慧醫療平臺,建成遠程影像、遠程審方等“八大中心”,通過信息化手段,推動縣域內影像、心電、檢驗等分布式檢查、集中式診斷,實現“上下聯通、一網共治”。2024年以來,開展遠程服務14500余人次,救治急性心梗患者28例,雙向轉診1289人次。
??? 六是慢病管理“一本賬”,健康服務“精準化”。醫共體牽頭醫院設立慢病管理中心,11家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成慢病一體化門診,122個家庭醫生團隊開展網格化管理,形成“醫防融合、上下貫通”的三級慢病服務網絡。目前系統管理慢病患者4.5萬人,為1.6萬重點人群提供個性化照護方案,規范管理率達72%。家醫簽約覆蓋29.8萬居民,簽約率69.5%,同步實現基層醫療機構6類以上中醫藥服務全覆蓋,構建起具有縣域特色的“防-治-管”一體化慢病管理模式。
??? 下一步,無棣縣將在醫共體管理體制、轉診機制、藥品協同等關鍵環節持續創新,力爭為全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貢獻更多無棣力量。
??? 新黃河記者:惠民縣人民醫院作為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是如何推進醫共體建設“六統一”的?有哪些具體措施?
??? 惠民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丁超回答記者提問
??? 近年來,惠民縣將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作為構建新型整合性服務體系的重要改革舉措,全縣整合3家二級醫院、15家一級醫院、237家衛生室組建惠民縣健康醫療集團。惠民縣人民醫院作為牽頭醫院,以“六統一”管理為核心抓手,聚焦資源整合與效率提升,著力構建責任、利益、服務、管理“四個共同體”,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一是統一行政管理,擰成“一股繩”。在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醫改領導小組領導下,成立實體化運作的健康醫療集團黨委,以清河鎮、皂戶李兩家衛生院先行先試,在法人資格不變情況下,統一法定代表人。制定管理章程和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實現重大決策、發展規劃、績效考核“一盤棋”,打破機構壁壘,實現步調一致。
??? 二是統一業務管理,筑牢“質量線”。制定覆蓋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路徑和統一質控標準。成立縣級質控中心21個,涵蓋醫、護、藥、技等各個專業,定期開展質控活動,全面推進醫共體內醫療質量管理。醫共體總醫院組建專家巡診隊伍,包括到衛生院開展消化內鏡業務,成立名醫工作室23個,通過駐點幫扶、遠程指導、集中培訓,推動成員單位診療行為、病歷質量、合理用藥同質化。
??? 三是統一人員管理,激活“一池水”。統籌縣域衛健人才資源,建立優質資源下沉和內部培訓機制。牽頭醫院累計選派13名骨干下沉擔任業務副院長或科室帶頭人;成員單位98名人員來院免費進修。健康醫療集團為醫共體統一招聘人才,新招聘人員統一培訓后統籌使用。建立急救站點5個,醫療集團各急救站點人員融合排班,醫共體內人員深度融合,縮短了急救半徑,提高了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
??? 四是統一財務管理,算好“一本賬”。設立財務管理中心,實行“統一預算、分戶核算、集中監管”。建立完善醫共體內部考核體系,綜合工作數量、服務質量、群眾滿意度、成本控制和分級診療執行的一體化績效體系,每季度監測反饋核心指標,及時預警糾偏,引導患者回流縣域、下沉基層。
??? 五是統一藥械管理,降本“惠民生”。建立醫共體中心藥房,實現藥品耗材“目錄、服務、采購、監測、儲備”五統一,尤其是增加衛生院、衛生室藥品配備,規范了基層用藥審方,讓群眾就近就好醫、用好藥,這項工作也得到了國家衛健委充分認可。
??? 六是統一信息管理,織就“一張網”。建成覆蓋全域的健康信息平臺,建成遠程影像、心電診斷中心、審方中心、消毒供應中心、遠程會診中心、檢驗中心、病理診斷中心等,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2024年累計診斷心電圖2.7萬余人次,其中預警心電圖805例。
??? 全縣衛生院門診、住院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5.8%和61.2%,全縣基層診療量占比達到72.2%,超過七成群眾選擇首診在基層。下一步,惠民縣人民醫院將持續深化“六統一”管理,在政策協同、機制創新、數字賦能上再突破,努力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格局。
??? 大眾網記者: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代表,請問在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過程中,鄉鎮衛生院有哪些變化與提升?
??? 惠民縣魏集鎮衛生院院長任立偉回答記者提問
??? 魏集鎮衛生院是惠民縣健康醫療集團的成員單位,牽頭醫院積極推進人員、技術、服務和管理“四個下沉”,通過遠程信息化聯通支撐,推進縣域醫療同質化管理,讓群眾在基層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連續的健康服務。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 一是基層能力提升,群眾就醫更便捷。醫共體牽頭醫院選派人員下沉幫扶、執診帶教、技術培訓,帶動基層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如,魏集鎮衛生院在牽頭醫院幫扶下,成功開展膝關節微創手術、液體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肩關節松解等,涉及的病種基層多發、群眾需求迫切,新技術的開展大幅提升了衛生院業務水平,也方便了群眾就近看病就醫。2024年魏集鎮衛生院門診和住院人次較上年分別增長11530人次和1019人次,同比分別增長了19.8%和86.5%。
??? 二是資源下沉共享,急危救治更高效。急危重癥救治通道更暢通,如,通過縣鄉村全覆蓋布局“心電一張網”,魏集鎮一位急性心梗患者,在村衛生室心電圖及時預警,應急信息直達縣醫院,縣醫院導管室提前激活,從患者在村衛生室發病、到在縣醫院血管開通僅31分鐘,患者成功獲救,轉診時間平均縮短40分鐘。
??? 三是運行成本降低,醫保基金更可持續。藥品統一采購降低了藥耗成本,檢驗結果互認減少了重復檢查檢驗,縣、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通過明確分級診療病種,執行上下轉診流程,在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同時,也推動醫保基金使用更加高效。如,通過基層胃腸鏡巡回檢查,部分內鏡下胃腸息肉切除治療在二級醫院約花費2600元左右(個人承擔650元左右),在衛生院個人僅需承擔260元左右。2024年惠民縣縣域醫共體內住院次均費用下降約13.7%。
??? 下一步,我們將以發展的視野、積極的姿態投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不斷提升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水平,當好群眾身邊健康“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