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開展師域醫共體建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高師域醫療資源使用效率,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分級診療制度有序推進。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按照國家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要求,全面啟動師域醫共體建設,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提升體系運行效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兵團醫共體發揮了積極作用,形成了疫情防控“上下聯動、整體作戰、有效應對”的格局。
?? 一、找準癥結,在“改什么”上堅持問題導向
?? 針對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足、人才緊缺等問題,兵團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強化頂層設計,以體制機制重塑為重點,制定出臺師域醫共體建設指導意見。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以師域醫共體建設為抓手,以師級醫院為核心,整合師、團醫療資源,暢通財政投入、醫保支付、人事管理渠道,建立和完善組織管理模式、運行和激勵機制,構建責任、服務、管理、利益一體化的共同體,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基層能力提升、人才合理流動、就醫秩序科學。
?? 二、把準方向,在“怎么改”上實現開拓創新
?? (一)創新管理體制。將各級公立醫療機構人財物劃轉至師醫院,由師醫院統一管理,組建師域醫共體。師醫院為醫共體牽頭醫院,其法定代表人兼醫共體各成員單位法定代表人,形成師域內僅設置一個醫共體(個別師設置2個)的格局。醫共體實行行政、人事、財務、信息、后勤等“一體化管理”的新模式;創新“醫防融合”,師醫院設立公共衛生管理中心,與師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深度合作,高效協同。
?? (二)創新編制管理。醫共體實行編制備案制管理,按標準核定醫共體牽頭醫院的人員總量,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低于總量90%,工勤人員不納入人員控制總量范圍。對基層醫療機構按編制進行管理,強化公共衛生職能,加大對公共衛生人員編制數量的核定。在不突破人員控制總量的情況下,醫共體內編制可統籌使用、動態調整,引導人財物等資源要素向基層延伸。
?? (三)創新人事薪酬制度。醫共體實行人員招聘和職稱聘任自主權,可自主設置崗位、組織招聘、聘用人員;團場醫院人員招聘由師醫院統一負責,建立“師醫院招錄、團場醫院使用”機制。醫共體內人員打破身份限制,實行崗位管理,備案制人員與編制內人員同崗同薪同待遇,人員統一管理、使用和流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基層“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按照“兩個允許”的要求,薪酬分配由醫共體制定績效考核辦法確定。重組后的師醫院領導班子不設行政級別,實行任期聘用制。書記、院長實行年薪制,由各師財政保障,不計入醫共體薪酬總量。
?? (四)創新醫保支付方式。由對單個醫療機構總額預算調整為對整個醫共體實行總額預算。建立醫保總額預算考核激勵機制,對醫共體實行醫保基金“結余按比例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政策。實行參保人員同一次住院在醫共體內部醫院之間按規定轉診,上轉只收取差額,下轉不重復收取起付線等政策。醫共體內部所有醫院使用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全部由醫共體按規定統一采購,并根據各醫院臨床需求自主分配使用。
?? (五)創新監督考核機制。由兵團醫改領導小組制定師域醫共體綜合績效考核方案,每年對各師醫共體進行綜合績效考核。注重考核結果應用,考核結果與撥付各師經費掛鉤,對改革效果明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保障好、群眾滿意度高的醫共體給予獎勵。
?? 三、發揮優勢,在“推動改”上加強督促指導
?? 兵團積極發揮動員和組織兩大優勢,合力推進師域醫共體改革,主要領導親自謀劃、督導,對改革方案把關定向、協調解決改革難點堵點問題。抽調兵團編制、人社、醫保、衛生健康等部門骨干力量,組建醫改工作專班集中辦公,緊盯改革進程,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同時,兵團醫改辦加強督促和指導,定期了解各師醫改推進情況,全面掌握醫共體建設進度,運用最新改革成果經驗,加強對各師的指導。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兵團醫共體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和作用,成立防控領導機構,統一安排部署防控工作。由醫共體牽頭醫院負責人員、技術、設施設備在醫共體內統籌調配;加強和規范發熱門診、預檢分診、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強化對團場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統一培訓和具體指導,基層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和防控能力明顯增強,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保障。